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一年发朋友圈的文案:时光切片里的碎碎念

一年发朋友圈的文案:时光切片里的碎碎念

春之萌芽

三月的樱花树下,我拍下第一张粉色的云霞,配文“春风有信,花开有期”。这条朋友圈收获了53个赞,大学室友在评论区喊着要组团来赏花。那时不会想到,这竟是今年唯一一次毫无负担的踏青。手机相册里还存着那天拍的视频,花瓣落在肩头时,我笑着对镜头说:“要把春天藏进朋友圈里呀。”

夏夜独白

七月暴雨夜,转发《如何应对焦虑情绪》的文章时,只敢设置成仅自己可见。窗外雷声轰鸣,我在备忘录里写:“成年人的崩溃就像夏日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最后只剩满地潮湿的痕迹”。第二天清晨又晒出咖啡与笔记本的摆拍照,文案是“早安,今天也要全力奔跑”,收获一排加油的表情包。那些欲言又止的深夜思绪,最终都化作清晨积极向上的口号。

秋日沉甸

生日那天收到前同事寄来的手写信,拍照时特意用银杏叶作衬底。“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话说着说着就忘了”——这条设置了分组可见的动态,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久未联系的老友们纷纷冒泡。妈妈在下面评论:“记得吃长寿面”,我回复了可爱的表情包,却没说那天加班到十点只用泡面凑合。

冬藏心事

十二月三十一日,九宫格拼图总结全年。有出差时拍的机场日出,有读书笔记的摘抄截图,有演唱会挥舞的荧光棒,最后一张是深夜加班时窗外的雪花。文案写道:“收集了365个碎片,拼不出完整的自己”。表哥调侃说太矫情,却悄悄私信问我最近是不是太累。零点钟声响起时,我又补了条动态:“新的一年,要继续做发光体呀!”

朋友圈之外的真相

那些没发出的内容在草稿箱里堆积:医院走廊的消毒水气味,提案被否决后的空白文档,分手时打好的大段文字又逐字删除。社交平台上的我永远积极向上,就像精心修剪的盆栽,而真实的情绪是疯长的野草,在无人可见的角落蔓延成一片荒原。但或许正是这些被裁剪掉的碎片,才真正构成了生活的重量。

翻看全年动态时突然发现,最热闹的那条下面有128条互动,而记录奶奶学会视频通话的那条,只有家族群里7个点赞。原来我们总是习惯性把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示给泛泛之交,却把最珍贵的日常留给最亲近的人。这一年发了147条朋友圈,用了23次“加油”,17次“美好”,9次“遗憾”——而“爱”这个字,只出现在母亲节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