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青涩记忆

青涩记忆中的夏日午后

青涩记忆里的那封未寄出的信

2023年6月15日 晴

整理旧物时,那个贴着星星贴纸的铁盒再次闯入视线。指尖触到冰凉的盒盖,那些被时光封存的青涩记忆便如雨水般倾泻而下。十六岁的夏天,蝉鸣声总比现在响亮得多。

盒子里躺着三张泛黄的明信片,以及一封没有邮票的信。信封上用蓝色钢笔写着"致L",字迹因为潮湿有些晕染。我突然想起那个总穿着白衬衫的背影,在教室后排靠窗的位置,阳光给他的轮廓镀上毛茸茸的金边。那时我们之间隔着五排课桌,却像隔着整条银河。

信纸展开时有细碎的脆响,像是青涩记忆在抗议被唤醒。我读到第三行就忍不住微笑——原来当年会用这么多生僻的成语,还特意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确认用法。那些刻意押韵的句子,现在读来羞耻得脚趾抠地,却又莫名让人眼眶发热。

记得写完信的下午,我在邮局门口徘徊了四十分钟。梧桐树的影子从西边挪到东边,最终把信对折两次塞进了书包最里层。后来听说他去了北方的大学,而我的铁盒里永远住着那个没说完的夏天。

合上铁盒时,窗外正好飘来栀子花的香气。有些青涩记忆就该这样安安静静地待在时光里,像标本般保持最初的姿态。毕竟长大后才知道,没说出口的悸动,往往比圆满的故事更接近青春的本质。

PS:今天在旧书店看到第七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突然很想买下来送给十六岁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