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

《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阅读日记

正月十五的灯火记忆

今日重读冰心先生的《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那些温暖的文字仿佛将人拉回童年。文中描写的"灯市如昼,人影参差"的场景,与我记忆中故乡的元宵节完美重叠。

传统灯会的文化韵味

散文中提到的走马灯、宫灯、兔子灯,正是我儿时最期待的节日礼物。记得每年正月十五,父亲都会亲手扎制一盏竹骨纸糊的鲤鱼灯,用红绸系着提竿,烛光透过薄纸映出粼粼波光。散文中"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如今在城市霓虹中已难寻觅。

元宵里的团圆滋味

文中细腻描写了元宵的制作过程:"糯米粉揉作团,芝麻馅裹其中,在沸水里浮沉如月"。这让我想起祖母总在元宵节清晨就开始和面,她布满皱纹的手将团圆的心意揉进每个雪白的元宵里。傍晚全家围坐分食时,咬破糯米的瞬间,黑芝麻的暖香便弥漫整个厅堂。

古今交融的节庆思考

对比散文中"万人空巷"的盛况,现代元宵节似乎少了些烟火气。但电子花灯、线上灯谜会等新形式,又赋予这个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正如散文结尾所言:"灯火终会熄灭,但文化的薪火永传。"这个承载着千年记忆的节日,仍在用不同的方式温暖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合上书本,窗外正好传来社区元宵晚会的锣鼓声。忽然懂得,经典散文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唤醒我们血脉里共同的文化记忆,让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