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 微雨
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已褪尽残红,青杏初结。忽忆白乐天"会桃李之芳园"句,不觉怅然——今年竟又错过与繁花相会的时节。
檐下听雨
午后细雨渐密,独坐南窗。瓦当滴水声与《阳关三叠》的古琴录音竟意外相和。想起李义山"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许,此刻倒真应了"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意境。雨丝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水花,像谁撒了把碎银子。
茶烟记事
煮水瀹茶时,发现去年藏的龙井已失鲜爽。这让我记起东坡《望江南》中"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的豁达。茶烟袅袅中,忽然明白所谓"会心处不必在远",案头那盆文竹新抽的嫩枝,不正合了"花开堪折直须折"的当下之趣?
夜读偶得
晚间翻《陶庵梦忆》,见张岱写"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不禁莞尔。这倒与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问答异曲同工。原来古今文人"会意"之道,俱在这寻常物事中寄托深情。
临睡前雨止云开,月光浸着湿漉漉的桂花叶。忽然懂得为何古人总说"四美具,二难并",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相会,原是要用闲适的心境去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