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节感怀日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节感怀日记

九月十日 晴

清晨推开窗户,金桂的香气混着晨风扑面而来。日历翻到鲜红的"九月十日",我的思绪忽然被拉回二十年前那个飘着粉笔灰的教室。

第一堂课的记忆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李老师总爱穿那件洗得发白的藏蓝中山装。她用龟裂的手指捏着粉笔,在黑板上画《桂林山水》的简笔画,粉笔灰簌簌落在袖口,像落在宣纸上的雪。"春蚕到死丝方尽",她沙哑的嗓音至今萦绕耳畔,那时我们不懂诗句的分量,只顾争相传看她手绘的漓江渔舟。

办公室的灯光

初中时总看见张老师的办公桌亮到深夜。有次去送作业本,透过门缝望见她正用热毛巾敷着颈椎批改作文,台灯照着她鬓角新生的白发,像烛芯燃尽的蜡泪凝结在灯座。"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画面突然有了具象,我站在走廊哭了很久。

生命的传承

去年同学会上,得知退休的王老师把毕生积蓄都捐给了山区小学。我们找到她支教的照片:六十岁的老人蹲在土坯房前,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截燃烧到最后的蜡烛,却照亮了整个山坡。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傍晚特意去了母校。新建的智能教室窗明几净,但老槐树下那方斑驳的黑板还在。我用手帕擦去浮灰,忽然触到二十年前某堂课上,自己用铅笔在角落刻的"老师好"。暮色中仿佛又看见那些微微佝偻的背影,他们用生命纺出的丝线,早已织就我们翱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