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江红>到<示儿>: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给我的启示》
一、晨读时的震撼
今晨翻开《宋词选辑》,岳飞的<满江红>突然撞入眼帘。"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开篇十二字,像一柄重锤敲在我心上。望着窗外渐亮的天空,仿佛看见八百年前那位将军在沥泉边磨剑的身影。
1.1 词中的热血图腾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让我在书桌前怔忡良久。课本上说此词作于绍兴六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六郡后。那些被当代人戏称为"打工人"的将士,用血肉在历史长河里刻下了真正的"996"——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守护。
二、课堂上的沉思
下午语文课讲到陆游的<示儿>,当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后排总爱睡觉的小张居然红了眼眶。老师放了一段嘉陵江的航拍视频,说这就是诗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九州同"。
2.1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忽然想起去年参观杭州岳王庙时,看到秦桧跪像前有游客吐口水。当时不解其意,现在才懂这种民间审判背后,藏着<满江红>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集体记忆。就像陆游在<书愤>里写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夜灯下的感悟
晚上整理读书笔记,发现两首诗形成奇妙互文。岳飞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豪迈,陆游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执着。突然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求背诵这些"老古董"——它们是把爱国基因编入民族血脉的密码本。
当我在作业本上抄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时,笔尖突然洇开一片墨痕。这大概就是陈寅恪先生说的"与古为新"吧?那些平仄格律间跳动的,从来不只是考点,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北斗。
合上诗集时,窗外的玉兰树正落下今年最后一片花瓣。我想,爱国或许就像这些古诗,不需要天天挂在嘴边,但当春风拂过时,总会从生命深处泛起新绿。
我从诗中体会到了古人的爱国情怀古诗情景题
我从诗中体会到了古人的爱国情怀古诗情景题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髓,透过一首首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文字的艺术和作者越过时空传递的那种情感和意境。其中,读后最让我感动的,是许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大诗人李x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爱国情怀为主题古诗80字合集
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 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 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词欣赏合集
⾝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雄! 3、秦朝的爱国诗词听说被秦始皇烧光了,想写的⼈也被杀光了,暂时没有。 爱国主题的古诗词 爱国主题的古诗词 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 1 杜甫《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 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
以古诗中的爱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古诗里的爱国,就像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知道要爱自己的国家,要为它变得更美好而努力!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古诗里的爱国。你们听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吗?文天祥叔叔可勇敢啦,就算面对危险,他也绝不害怕,心里想着的就是要为国家出力。他的这颗爱国的...
关于爱国主义的古诗(范文7篇)
关于爱国主义的古诗(1) 爱国主义题材的古诗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 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
12句“家国情怀”主题的古诗词+爱国名言30句,爱国写作素材0929 _百度...
12句“家国情怀”主题的古诗词+爱国名言30句,爱国写作素材0929 0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诗词解析:“神以灵”指精神长存。“鬼雄”指鬼中的雄杰。该句赞颂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壮烈精神。写作示例:世人终究信仰精神永存,希望不灭的。信仰是报晨的...
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怀——古诗文示儿读后感
最能够让咱们体会到陆游的爱国情怀的句子,自然是《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大致意思是说:朝廷的军队在收复了沦落金人手中广大土地的时候,家里祭祀的日子里,别忘记告知你们的父亲。陆游至始至终都想着国家的统一,如此的精神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 我细细体味着陆游的《示儿》,不由想到了...
爱国主题的古诗和原因合集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 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国主题的古 诗句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国主题的古诗句 1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 占示家人》 3、忧国忘家,捐躯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