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淘浪沙古诗有感
十月廿三 晴
晨起整理书柜时,指尖忽然触到那本泛黄的《唐诗鉴赏辞典》。书页自动摊开在第九百二十七页,刘禹锡的《浪淘沙》组诗赫然映入眼帘。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字句上,恍然想起第一次读这首诗,还是二十年前在故乡的课堂上。
一
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黄河的走势图,粉灰簌簌落下如沙尘。他讲解说“浪淘沙”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刘禹锡借此古调注入了全新的生命。那时年纪尚小,只觉诗句朗朗上口,却未能体会“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背后的豁达与超越。如今重读,忽然明白这不仅是写黄河,更是写人生——我们都是被命运浪潮淘洗的沙粒,在风簸中磨去棱角,却始终向着银河的方向漂流。
二
午后携书至江边散步。秋日的长江虽不如黄河湍急,却也泛起粼粼波光。忽然记起刘禹锡另一首《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位屡遭贬谪的诗人,在逆境中反而锤炼出更耀目的光芒。江水拍岸声声中,仿佛看见他白衣而立的身影,那些诗句穿越千年的波涛,依然闪烁着金石般的质地。
江畔有孩童在堆沙堡,潮水一来便坍塌重来。这景象恰似《浪淘沙》的隐喻:一切繁华终将被时间冲刷,但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精神财富会在淘洗中愈发璀璨。忽然想到自己这些年在城市中的浮沉,不也是在经历一场漫长的淘洗吗?那些被浪潮带走的,或许本就不属于自己;而沉淀下来的,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部分。
三
黄昏时坐在堤岸上读完第九首:“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夕阳将江水染成金红,恰似熔化的铜汁在流动。这永恒的奔流与淘洗,既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生真谛。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浪潮,每一个人都是被淘洗的沙粒,但诗歌却成了穿越时间的金石。
合上书时,江风翻动书页,仿佛千年前的浪声仍在回响。刘禹锡或许不曾想到,他笔下的波涛会一直荡漾到千年后的这个秋天,淘洗着一颗蒙尘的心。归途上买了一把河边老人卖的沙金瓶,瓶中细沙在夕照下闪着微光——这是今日的收获,也是永恒的提醒:既要如沙般顺应潮流,更要如金般守住本真。
淘浪沙古诗
淘浪沙古诗写作 一 一、原文:《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二、衍生注释:1. “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流程也很长。2. “浪淘风簸自天涯”:波涛汹涌如簸箕扬浪,黄河仿佛来自天边极远的地方。“浪淘风簸”形容黄河风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