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日记:重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感悟

今日重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恍若置身盛唐,随诗仙一同登临天姥山。这首诗不仅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漫游。

原文赏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白话翻译

航海者谈论的瀛洲仙境,在烟波浩渺中难以寻觅;而越人所说的天姥山,在云霞明灭间却依稀可见。这座山高耸入云,气势超越五岳,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也要向它倾倒。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诗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的梦境。李白用夸张的笔法描绘天姥山的雄伟,实则是抒发自己超脱尘世的理想。

艺术特色分析

  • 夸张手法:将天台山的高度夸张为"四万八千丈"
  • 对比手法:用五岳、赤城等名山衬托天姥
  • 虚实结合:现实描写与梦境想象交织

现实意义

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这种追求精神自由、不向权势低头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永恒的魅力所在。

通过反复品读,我越发感受到李白诗歌中那种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力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首诗就像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保持内心的独立与高洁。

最后以诗中名句作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永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