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人面桃花相映红——春日游园日记

人面桃花相映红

——春日游园小记

壬寅年二月十五 晴

晨起推窗,忽见东风挟着粉白云雾漫过墙头,原是邻家桃林一夜绽放。蓦然忆起唐代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句,心旌摇曳,遂携茶具往城西杏园赴春约。

一、花影婆娑处

曲径两侧桃枝交叠成穹顶,落英簌簌沾衣。游蜂醉卧花芯,随枝条轻颤似摇篮。最妙是溪畔垂枝桃,俯身探向碧水,恰如对镜梳妆的唐宫美人,教人明白何以古人总将桃花与佳人相喻。日光透过薄瓣,在地上投出珊瑚般的骨影,风过时碎影流动,恍若水墨画中游动的锦鲤。

二、诗境照现实

小亭石桌旁见二三少女着汉服拍照,胭脂色裙裾拂过青苔,笑涡浅现时,确然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活注脚。忽悟崔护当年所见未必是绝色倾城,而是青春与春光交融时那种不可复制的鲜活——正如十七岁少女簪花时不需珠翠衬托,自有逼人的明艳。

茶烟袅袅中重读《题都城南庄》,方注意后两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才是诗眼。花开花落年复年,而人随流光老去,纵使再临旧地,亦难重觅昔年心境。这桃林历经百年,见证过多少「人面桃花」的相逢与错失?或许某片青瓦上,还留着某位清代书生醉后题的诗句。

三、花谢与花开

日暮时忽有急雨,众人奔至廊下避雨。眼见粉白花瓣纷扬如雪堕入泥淖,几个女孩轻声惋惜。守园老翁却笑言:「落了好,落了好,旧花不让位,新桃怎结子?」语虽质朴,却暗合天道轮回之理。忽想起《红楼梦》里黛玉葬花,如今人皆笑其痴,然若无此痴心,又怎有「冷月葬花魂」的绝唱?

归途见卖花人担中已有青桃,恍觉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桃花既属惊蛰又属清明,一端连着生发一端通向怀念。崔护若知自己千年前的怅惘仍被今人传诵,或许会折一枝带露桃花,笑叹「诗魂不曾离」。

暮色染窗时摊纸研墨,欲画今日所见,终只写得八字:花记得所有,人何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