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读《葡萄》有感
今日午后,阳光透过纱帘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然翻到王翰《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句,忽然想起家中后院那株老葡萄藤,便放下书卷向庭院走去。
记忆中的葡萄架
这株葡萄是祖父三十年前亲手栽种的。记得童年时,祖父总爱在藤架下教我念《全唐诗》里关于葡萄的诗句。李白"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的比喻,让当时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竟能如此鲜活。
王维《渭川田家》摘录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如今藤蔓已爬满整个木架,青翠的叶片间垂挂着串串未熟的果实。忽然注意到主干上新添了几道裂痕,就像祖父额头的皱纹。记得他常说葡萄藤要经历寒冬才能结出甜果,这让我想起杜甫《寓目》中"葡萄解醉人"的句子,或许人生况味也大抵如此。
古诗里的生命启示
坐在藤架下的石凳上,翻开随身带来的《唐诗三百首》。刘禹锡《葡萄歌》里"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的描写,与眼前景象竟有七分相似。蚂蚁在藤蔓上列队爬行,让我想起韩愈《葡萄》中"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的顽强。
暮色渐浓时,邻居家飘来炖肉的香气。这让我突然理解为何在《太平御览》里记载,魏文帝曹丕说葡萄"甘而不饴,酸而不酢"。生活中的百般滋味,或许都像这藤上的葡萄,需要时间慢慢沉淀。
归去时的感悟
合上诗集时,发现扉页上祖父用毛笔写的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晚风拂过葡萄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千年前的诗句。这个平凡的午后,因着古诗与葡萄的相遇,竟让时光都变得醇厚起来。或许明日该学着酿些葡萄酒,让这份诗意继续在岁月里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