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纳凉日记
七月十五日,暑气渐消时
今日午后,暑热如蒸笼般笼罩着小院,我携一卷唐诗,踱步至后院槐树下。浓荫如盖,清风徐来,恍然间竟与千年前的诗人们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古人云“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此刻的我,不正是这般境遇么?
绿荫里的诗韵
斜倚在竹榻上,翻到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虽无琴箫在侧,但蝉鸣与叶簌自成天籁。忽然一阵凉风穿廊而过,带着池塘的荷香,恰似白居易笔下“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境。古人纳凉,原不止是身体的休憩,更是心灵的沐浴。
想起杜甫在《夏夜叹》中写道“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此刻推开西窗,见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确有一番“微凉”之意。竹席上的蒲扇轻摇,竟摇出了陆游“携杖来追柳外凉”的闲适,虽无杖可携,但追凉之心古今皆同。
心静自然凉的哲思
最妙的是读到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中“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之句时,忽闻雨打芭蕉声。淅淅沥沥的夏雨倏然而至,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这才领悟古人所谓“心静自然凉”非虚言——当心神沉入诗卷,酷暑便化作笔下的水墨烟云。
雨停时已是暮色四合,萤火虫在竹林间明明灭灭,恰似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景致。虽未至秋日,但纳凉之趣已然跨越时空。今日最大收获,乃是明白古人纳凉从不拘于形式:槐荫竹席可为凉,诗词墨香亦是清凉剂。当我们吟诵着“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时,便已在这炎炎夏日中,筑起了一座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凉亭。
《纳凉》古诗赏析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纳凉》古诗的原文:芙蓉城里夏如冰,纳凉台上月生丝。扇动蝉声横槛静,簇开蜀桐一院枝。风流不改丝绿色,日暮犹闻水碧时。且向团扇眠初睡,不知南国已秋期。这首诗共八句,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行亦七字,句句平仄相间,押韵工整。整首诗以夏日纳凉为主题,通过描绘夏日纳凉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纳凉古诗词合集
纳凉的古诗 以下是一些关于纳凉的古诗: 1.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 笛在沧浪。 2. 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溪水,后映高岩峰。 3.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 笛在沧浪。 4.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
《纳凉》古诗_作者王维_古诗纳凉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
纳凉古诗读后感
纳凉古诗读后感 诗里说“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你看,诗人拿着拐杖去追寻那柳树下的清凉,在画桥的南边靠着胡床。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我仿佛能看到一个悠闲的老者(虽然秦观写这首诗的时候也不算老,但在我想象里就像个睿智的老者形象),慢悠悠地走向那有柳树遮阴的地方,然后找个舒服的地儿一靠...
描写纳凉的古诗合集
描写纳凉的古诗合集 [描写秋天凉爽的诗句]描写秋风凉爽的诗句 [描写秋天凉爽的诗句]描写秋风凉爽的诗句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李商隐 3、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 雨。枕前各泪...
纳凉的古诗
纳凉的古诗 以下是一些关于纳凉的古诗:1.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2.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溪水,后映高岩峰。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4.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
纳凉这首古诗
纳凉这首古诗 纳凉这首古诗 《纳凉》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一、衍生注释:1. “携扙”:拄着手杖。这里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状态,就好像一个悠闲的老者,慢慢踱步,拄着手杖去寻找清凉之处。2.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类似于现在的马扎。诗人倚靠...
纳凉的古诗合集
纳凉古诗的意思合集 纳凉的诗词 纳凉的诗词 1. 夏日炎炎,落日西斜,阴凉之处人欣喜,微风吹拂暑消 融,夜晚清凉月荧荧。 2. 夜夜南飞雁,秋来北去程,山水如画多清凉,千里之外 情无穷。 3. 清晨梦醒时,清风吹拂来,梁上燕归花正开,凉意盈满 心怀。 4. 荷花清凉透,风起水波漾,绿树成荫花香盈,清凉亦在 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