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家书里的月光与思念
一封穿越千年的信笺
昨夜整理旧书箱时,偶然翻到一册泛黄的《古诗家书集注》,指尖触及纸页的刹那,仿佛听见长安城的更鼓声。那些被墨香封存的文字,突然化作檐角风铃,在2023年的夏夜里叮咚作响。
「见字如晤」的温度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哪里是诗句,分明是蘸着月光写就的家书。我摩挲着注释里"唐代家书常用竹纸"的小字批注,忽然想起视频通话里母亲总说"冰箱给你冻了腊肉"——古今牵挂,原来都是同一个月亮下的心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电子时代的笔墨沉香
微信对话框里躺着十三条未读语音,而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正摊开在膝头:"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突然在便签纸上写下:"爸,阳台的三角梅开了,像您军装上的领章红"。这行字在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竟与千年前的笔墨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家书里的中国密码
苏轼给子由写"但愿人长久"时,绝不会想到会成为现代人团圆的暗号。去年中秋,表哥在家族群发来手写《水调歌头》照片,歪斜的钢笔字映着工地板房的白炽灯。此刻注解里"宋代家书多用绫绢"的记载,突然有了温度。
亲爱的妈妈:
今天在古籍馆看到明代《家书礼仪》记载"父母前称跪禀",突然觉得视频里您问我"吃饭没有"时,该把手机举高些...
墨痕与像素之间
当快递员送来侄女用作业本临摹的《诫子书》,我突然读懂古人"驿寄梅花"的浪漫。那些古诗家书里反复出现的"平安"二字,此刻正在快递单号、健康码和信用卡账单之间,完成着跨越时空的接力。
合上书页时,一片银杏书签飘落,背面是祖父七十年前题写的"天寒加衣"。窗外的月亮,依然照着李商隐写"何当共剪西窗烛"时的那片云。
那些关于秋天的古诗词
含义:戍楼上的鼓声隔断了行人,边塞秋夜传来孤雁之声。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兄弟们都离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还没有停止。意境:秋夜边塞,凄凉寂静,孤雁哀鸣,明月映照,烘托出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充满了伤感与忧虑。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与家人...
成长·诗歌作文
有人说,成长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我们不停地在追逐,在梦想,在憧憬,同时也不断地感受迷惘,破灭,失落。在得到与失去中,在成功与失败中,在欢喜与哀愁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读懂什么是“成长”。有人说,成长是一场幸福的灾难。两个简单的词组合在一起,让“成长”变得出奇的迷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不...
思乡的作文400字
夜空皎洁的圆月,窗下竟有人未眠。儿子依然握住手中的钢笔,缓缓地写着一封长长的家书。黑夜中漆黑的树枝,在月光的照射下,影子想得如此的孤单。儿子的眸子远远地眺望那座深远的乡城。树杈伶仃地挂在树上,也挂起了她对母亲深沉的爱,字里行间,满载着浓浓的思念……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他,坐在缓缓前进的...
2023-2024学年商水县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
三、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8~9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范仲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8. 请简要分析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的。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背诵资料
第六单元:修身与养性(家书与哲理诗)必背篇目:1.诸葛亮《诫子书》(全文);2.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背诵重点:《诫子书》要“懂家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安静修身,节俭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不浮躁才能明确志向,不吵闹才能走得远”;背的时候像“听爷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