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娥古诗中的月光遐想
一、夜读常娥的悸动
昨夜翻到李商隐的《常娥》诗,那句"云母屏风烛影深"突然撞进心里。我关掉台灯,任月光从纱窗渗进来,在书桌上流淌成银河。常娥古诗里藏着千年孤寂,此刻竟与我的影子重叠——原来每个人都是被月光照亮的孤独星球。
1. 屏风上的时光褶皱
云母屏风在诗里折出六棱镜般的光晕,让我想起外婆的雕花樟木箱。那些被月光浸泡的旧物,总在深夜吐出时间的丝。常娥古诗像枚银针,轻轻挑破记忆的茧。
二、阳台上的月光实验
凌晨两点抱着毛毯蹲在阳台,学古人"长河渐落晓星沉"。对面楼的灯光渐次熄灭,月光突然有了重量,压得睫毛微微发颤。常娥古诗里没说破的是:飞升之后,那些人间烟火都成了回不去的坐标。
2. 桂花香里的宇宙
楼下桂树正开第三茬花,甜香裹着夜露往上浮。忽然懂得"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况味——常娥的广寒宫或许也有棵斫不死的桂树,把乡愁酿成永不消散的暗香。
三、电子时代的月光笺
今早特意用钢笔抄诗,墨迹在宣纸上晕出毛边,像未修剪的月光。常娥古诗在手机屏上只是26KB的数据,落在纸面却有了体温。我们这代人啊,终究需要些笨拙的仪式感来打捞沉没的浪漫。
后记:昨夜梦见自己变成常娥案头的玉兔,看见她用月光给吴刚写信。醒来发现枕边有片桂花,不知是梦的残屑,还是诗的回响。
(全文共612字)
关于中秋节的冷门古诗
1.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皎洁的秋空在八月变得圆满,嫦娥姿态端庄,桂枝鲜美。这里“皎皎”生动地描绘出秋空的明亮,“常娥”即嫦娥,是神话中月宫的仙子,“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2.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一年之中没有比今夜更美好的了,在十二峰前难以入眠。“十二峰”指代巫山十二峰,此处借指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