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采桑子·琪树横枝梧叶老

采桑子·琪树横枝梧叶老

深秋小院独坐记

晨起推窗,忽见院角琪树横斜的枝干上,昨夜新凝的霜华犹自泛着银光。梧叶已老,蜷曲如耄耋之手,在秋风里簌簌颤动着,偶有三两片挣脱枝头,打着旋儿落在那青石井栏边。倏然惊觉,这株母亲手植的琪树,竟已伴我走过廿载寒暑。

一、琪树旧影

记得孩提时,总爱踮脚触碰琪树横生的枝杈。春日看新芽破茧,夏日卧浓荫听蝉,秋日拾梧叶作笺,冬日数冰棱悬枝。父亲曾扎秋千于横枝,母亲总在树下唤我添衣。而今秋千绳痕犹在枝干,却已无人推我荡向碧空。梧叶年年飘零,如同时光剥落的碎片,堆叠成记忆的坟茔。

二、横枝问道

琪树的横枝总让我想起禅宗公案里"横出三界"的机锋。这些旁逸斜出的枝条从不刻意追求向阳生长,反倒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风骨。就像少年时痴迷诗词格律,虽被师长训诫"偏科",却在平仄世界里觅得方寸净土。横枝之美,或许就在于不合规矩的勇敢——恰如那年毅然选择文学道路,在众人不解的目光里,将梧叶般的寂寞熬成墨香。

三、梧叶叩窗

夜深人静时,老去的梧叶总叩着窗棂作响。灯下重读《陶庵梦忆》,见张岱言"梧叶落而天下知秋",忽觉千古文心相通。那些飘零的何止是树叶,还有陶渊明采菊的晨露、李易安卷帘的西风、曹雪芹悼红的泪痕。每一片梧叶的脉络里,都镌刻着文人千百年的悲欢。而今我以钢笔代毛锥,在稿纸上接续这场永无止境的秋日对话。

四、琪光永驻

暮色染透小院时,琪树横枝的剪影在粉墙上作水墨丹青。忽然懂得母亲当年执意栽种此树的深意——"琪"乃玉之美者,纵使世间万物终将老去如梧叶,但那份晶莹剔透的初心,当如琪玉永存。取青瓷盏承接飘落的梧叶,欲学古人制题诗笺,却见叶脉间宿雨犹存,恍若时光凝结的泪珠。遂以朱砂题写:"琪树经年犹苍翠,梧叶虽老更知秋"。

合卷熄灯时,秋风又送梧叶叩窗。忽然想起《淮南子》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但于文人而言,飘零岂止是终结,更是新一轮诗意的萌蘖——就像琪树的横枝永远倔强地伸向天空,老去的梧叶终将化作春泥,滋养下一个花开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