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氤氲,笔底生花——记一方古墨的诗意时光
晨起研墨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在砚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取出一锭珍藏的松烟墨,触手冰凉如玉。想起李峤《墨》中"轻翰染松烟"的句子,指尖不觉在墨面摩挲,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古松的纹理。
墨韵流淌
清水滴入端砚的刹那,墨香倏然漫开。这香气不似花香浓烈,却带着深山老林的清冽。白居易曾写"玄玉初成敢轻用",此刻我亦屏息凝神,看墨块在砚池中渐渐化开,乌黑的墨汁如同夜色沉淀,又似星河倾泻。
记得苏轼《汲江煎茶》有"磨成紫玉池"之句,此刻砚中墨汁渐浓,倒真像紫玉融化了。墨锭与砚石相触的沙沙声,竟比雨打芭蕉更令人心静。
午后续写
午后提笔蘸墨,狼毫在宣纸上留下"黑蚁排衙"的痕迹。忽然懂得黄庭坚"墨淡如秋云"的意境——墨色在纸上晕染,确如云影徘徊。写至酣处,墨迹未干处反射着微光,恰似杜牧笔下"光浮砚面蟾蜍滴"的景致。
墨痕如诗
日暮收拾笔墨时,发现袖口沾了墨点。这让我想起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的洒脱。墨迹虽小,却似将整日的思绪都封存在了纤维里。正如梅尧臣所言:"墨藏久更馨",这些墨痕终将成为记忆的印章。
今日与墨相伴,方知古人为何总将笔墨比作知己。这乌黑液体里,藏着松风的呼啸、砚石的坚韧、狼毫的锋芒,更沉淀着千年文人的魂灵。墨香渐散时,我合上日记本,封存这一页被诗韵浸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