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独坐敬亭山中的静谧时光

《独坐敬亭山》中的静谧时光

一、山色如诗

清晨醒来,忽忆李白《独坐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句,顿生向往山野之心。遂驱车往城郊小山,虽非敬亭,意却在焉。抵达山脚时,朝阳初升,露珠未晞,石板阶上苔痕斑驳,恍若千年诗韵凝结于此。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太白此语,道尽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我虽身处无名小山,然心与古人同,竟觉此山亦如故人,默然相待。

二、独坐之趣

半山腰有六角小亭,漆色剥落却洁净。倚栏而坐,但见群鸟掠空,果然渐飞渐远,终至无踪。天际浮云三两,悠然西行,恰似诗中景象再现。此时手机信号微弱,反觉庆幸,真正得享“孤云独去闲”之意境。

时空交错之感

闭目凝神,忽觉时光倒流。仿佛见青衫诗人负手而立,与山对视。千年一瞬,那份旷达孤寂穿越时空,在此刻与我相遇。现代人总疲于交际应酬,却忘了最珍贵的原是这般“相看两不厌”的静默相知。

三、山灵之语

午后山风渐起,松涛如诉。细听之,似有吟诵之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非幻听,实乃心湖映照诗心之涟漪。取笔记本录此刻心境,笔墨与自然交融,竟得数段文字,较平日枯坐书斋所写鲜活得多。

山不在高,有诗则灵。亭不在华,得闲则名。今日方知,李白当年所写非仅一山,实是千古文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那处超越时空、永远澄明的内心敬亭。

四、归途之思

夕阳西下时缓步下山,回望山亭渐隐暮色。忽悟“相看两不厌”真谛:非谓终日对视,而是无论离去多久,回首时山永远在那里,静默如初。正如经典诗篇,千年后展卷,依然鲜活如初晤。

归家后,灯下重读《独坐敬亭山》。二十字间,竟读出了从前未解的深意:人生固然需要“众鸟”般的热闹繁华,但更需要“孤云”般的自在闲适;世间万物皆会离去,唯有心灵与之对话的“敬亭山”永恒存在。愿在心中常筑一亭,守此清明,以对万千变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