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鹳雀楼所见所思

登鹳雀楼所见所思

癸卯年仲夏廿三记

晨光熹微时,我终于站在了蒲州古城外的黄河岸畔。仰头望去,那座因王之涣诗句而流芳千年的鹳雀楼,正披着朝阳的金纱巍然矗立。虽已是现代重建之作,但飞檐斗拱间仍透着盛唐的气韵,九重檐宇直指苍穹,仿佛要将游人的思绪引向诗人当年极目远眺的境界。

踩着木质台阶逐级而上,每登一层,视野便开阔一分。及至顶楼凭栏而立,蓦然体会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恢宏——只见黄河如金带缠绕着苍茫大地,中条山脉在云雾间若隐若现,朝阳正从山脊处跃出,将万顷波涛染成碎金。几位银发老者带着乡音吟诵着《登鹳雀楼》,声音随着河风飘散在楼阁之间。

时空交错处的遐思

抚摸着朱漆栏杆,忽然想起这座名楼历经的六次毁建。眼前的黄河水千年如一日地奔流,而人间楼阁却不断经历着倾颓与重生。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精神的高楼,时而因困顿而摇摇欲坠,时而又因希望而重修重建。倚在当年诗人驻足的方位,忽然明白这首诗流传千古的奥秘——它不仅是写景,更是写一种永不停歇的生命追求。

下楼梯时注意到墙壁上镌刻着历代文人题咏,从唐代的李益、宋代的沈括到元代的王恽,不同时代的登临者在这里留下各自的感叹。最动人的是一幅儿童画作,稚嫩的笔触描绘着想象中的鹳鸟绕着高楼飞翔。或许对美的感知从来不分古今,就像那条永恒的黄河,既流淌在古人的诗行里,也荡漾在今人的眼波中。

归途时已是暮色四合,回望渐行渐远的鹳雀楼,它成了天地间的一幅剪影。忽然懂得:楼阁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更上一层楼"的眺望,更是为了让奔波的人们在攀登的过程中,遇见不同时空的自己。那些诗句穿越千年依然鲜活,不是因为楼台永固,而是因为人类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永远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

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古诗二首说课稿合集

《登鹳雀楼》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登鹳雀楼》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 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 于事。全诗仅 20 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 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

一二 古诗三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语文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古诗三则》,选自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语文版教材。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领略三首古诗的魅力,分别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及杜甫的《春望》。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