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古诗道源寻梅日记
腊月十七日 微雪初霁
晨起推窗,见薄雪覆檐,忽忆道源禅师“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之句,遂生寻梅之念。携《早梅古诗道源》诗集一册,踏雪往西郊野园而行。
踏雪寻幽径
雪泥间偶见雀爪痕迹,蜿蜒引向竹林深处。忽有冷香拂面,似檀香混着蜜糖的清甜,正是道源诗中“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的意境。循香转折,见池畔老梅斜欹,虬枝缀玉,其间星点鹅黄蓓蕾半含雪色,恍若古诗道源笔下的琼瑶仙子。
道源诗境实证录
细观梅梢冰晶包裹的花萼,其纹路竟与古籍所载道源禅师观察的“五出蜡梅”完全吻合。取怀中诗集对照“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之句,方悟古人观察之精微——临水梅枝确实较他处早发三日,花苞更显饱满。
午时梅影记事
坐卧梅树下温酒时,见日影移动间梅影在雪地作水墨皴擦。忽闻钟声自远山传来,恍惚间似见道源禅师踏雪赋诗的身影。他在《早梅》原注中曾言“僧院寒梅,每岁独先天下春”,此刻方解其痴——这凌寒独放的岂止是花,更是孤往精神的具象。
寒香启悟录
梅瓣落雪砚中,融墨成澹澹浅绛。取笔蘸此天地丹青,在诗集扉页记下:“道源之梅不在形色,在寒极时生春意的禅机。观梅如参话头,须见得冰胎玉骨里那点活泼泼的生意。”正如禅师虽居空门,却以最绚烂的诗笔礼赞生命绽放的瞬间。
归途拾得落梅置书页中,夜灯下重读《早梅古诗道源全集》,忽觉字句皆活。原来千古梅花与今朝梅花本无分别,区别只在观者是否怀揣道源那般“闻香知春近”的玲珑心。遂展纸磨墨,就着窗隙月光记此冬日奇遇,愿借古人慧眼,永远看得见世间第一枝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