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日记:一次心灵的远足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日重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忽觉胸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登山冲动。清晨六时,我便携一卷《临川先生文集》,向着城郊的褒禅山进发。

山道初行

晨雾中的褒禅山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石阶上沾着露水,踏上去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想起文中"褒禅山亦谓之华山"的开篇,不禁莞尔。山脚处立着一块斑驳的石碑,上面"褒禅"二字已有些风化,却更显沧桑之美。

探幽寻胜

行至半山腰,见一洞穴幽深难测。这让我想起王安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感慨。鼓起勇气执手电深入,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忽然明白古人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真谛。

登顶感悟

正午时分终于登顶,远眺群山如黛,云海翻腾。坐在当年王安石可能驻足过的巨石上,翻开文集重读这篇名作。"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攀登的过程。

今日之行,让我对《游褒禅山记》有了全新理解。王安石不仅记录了一次游历,更阐述了治学与人生的哲理。归途中,我不断思考文中"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教诲,这或许就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暮色渐浓时下山,回望褒禅山轮廓已隐于暮霭之中。这一天的行走与阅读,让八百年前的文字与眼前的山水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或许正如文中所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