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朔风凛冽
凌晨三点被窗外的风声惊醒,突然想起卢纶《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句子。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咔嗒声,我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此刻的北京,像极了诗中那个箭在弦上的边塞之夜。
一、古诗词里的狼意象
披衣重读《塞下曲》全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短短二十字,藏着多少金戈铁马。古人笔下的狼,既是"单于"代表的胡骑,更是边塞将士心中燃烧的战意。忽然明白为何历代诗人偏爱狼意象——它象征着在绝境中依然昂首的生命力。
二、现代都市的狼性思考
窗外高架桥上仍有货车轰鸣,像极了诗中的铁骑。我们这代人虽不必"大雪满弓刀",但职场中的竞争、房贷的压力,何尝不是另一种"塞下秋来风景异"?在便利店的微波炉前等夜宵时,玻璃映出的疲惫面容,与千年之前戍边将士的剪影竟有几分重叠。
"真正的狼性不是撕咬,而是在荒漠中依然记得仰望星空"——这句话突然浮现在脑海。或许古人写狼,写的从来都是人类自己的镜像。
三、月光下的顿悟
回家路上特意绕道公园,果然见到一弯残月悬在枯枝间。想起李贺《马诗》中"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的桀骜,突然理解为何那么多诗人以狼自况。在钢筋森林里,我们都在练习着"月黑雁飞高"时的警觉,也渴望着"大雪满弓刀"的壮烈。
凌晨五点的天空泛起蟹壳青,手机收到同事询问项目进度的消息。我对着渐渐隐去的月亮笑了笑,回复道:"今日事,今日毕。"这大概就是现代人写给自己的《塞下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