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寻春
壬寅年二月十二 晴光潋滟
晨起推窗,忽见庭前老梨树缀满新雪般的花苞,方惊觉春已至深。想起李清照《永遇乐》中"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之句,虽非春日景象,却勾起我寻春的兴致。遂携竹篮往城西云栖谷,欲觅得几分"香车宝马"不及的山野之趣。
山径春痕
蜿蜒石阶覆着薄苔,润湿如浸碧色。榉树新叶尚蜷曲如婴拳,树隙漏下的光斑却已带着暖意。忽见岩缝中有紫地丁探首,花瓣上露珠犹带夜气,恰似《永遇乐》里"捻金雪柳"的微缩版本。三个老妪蹲在溪畔采蕨,竹篮里堆叠的不仅是春蔬,更是岁月腌渍的从容。
茶寮偶得
半山腰茅棚挂着"春茶初焙"的布幡,守摊少女正对着手机念词:"铺翠冠儿,簇带争济楚..."竟是《永遇乐·元宵》片段。她腼腆道是大学诗词社团作业,要我帮录段朗读视频。于是青瓷碗中碧螺春氤氲的热气里,穿越八百年的句子与山风缠绕:"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暮色归途
下山时落日正熔煮着云霞,确如"落日熔金"之境。坡地油菜花田里穿梭着拍汉服的少女,石榴裙摆拂过青麦,电子烟斗喷出的人造烟雾飘向高压线塔——现代与古典的奇异交融。忽闻桥头笙箫声,原是民间乐社在排演《永遇乐》古谱,铜磬声里惊起数只白鹭。
归家整理所得:篮中野蕨三两捆、手机里误录的鸟鸣三段、茶寮少女赠送的压花书签一枚。灯下重读词章,方悟易安词中"人在何处"之问,今日竟得新解:春仍在卷帙间流转,而人终要在当下真实地活着。纵无香车宝马相召,幸有满山春色可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