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夜独思日记
2023年12月15日 大雪
清晨推窗时,岑参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突然撞进脑海。昨夜预报的暴雪竟真在子夜悄然而至,此刻庭院里的老槐树裹着三寸厚的雪衣,枝桠间垂落的冰凌像极了诗中绽放的梨花。
一、雪落无声的魔法
记得幼时总把「千树万树梨花开」误解为春景,直到某个同样的大雪天,父亲指着窗外说:「你看那些积雪压枝的模样,可不就像诗人写的梨花吗?」此刻路灯下的雪絮仍在飘飞,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冬雪还是春芳。唐代边塞的苦寒在诗人笔下化作烂漫意象,这大概就是文字点石成金的魔力。
二、雪夜里的时光褶皱
书桌上的热茶腾起白雾,与窗外的雪色重叠成毛玻璃般的滤镜。忽然想起去年此时,疫情封控期间也是这般对着雪景发呆。那时觉得「千树万树」的盛景带着寂寥,而今再读却品出几分禅意——风雪终会停驻,而诗句永远保持着绽放的姿态。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雪泥鸿爪的印记
傍晚特意踩着积雪去后院,靴子陷进雪层时发出咯吱声响。这让我想起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感慨。千年间的雪落雪融,诗人们留下的句子就像雪地上的爪印,让后来者得以循着这些晶莹的线索,触摸到那些同样凝视过雪夜的灵魂。
临睡前又见月光破云而出,积雪反射的银辉竟真似梨园盛放。或许明天朝阳升起时,这些「梨花」便会零落成泥,但诗句里永恒的春天,已经在这个雪夜悄然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