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古诗词伴我晨读的悠然时光
晨光熹微中的诗意邂逅
清晨五点半,窗外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我便捧着那本泛黄的《鹿古诗词选集》坐在阳台藤椅上。指尖摩挲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烫金标题,露水的气息混合着墨香钻入鼻腔。这本收录了历代咏鹿诗词的集子,是祖父留给我的最后礼物。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文字里的生灵跃动
读到"林空鹿饮溪"时,忽然听见楼下花园传来窸窣声响。只见三只梅花鹿正低头啜饮人工溪流,它们睫毛上沾着晨露,每吞咽一次,脖颈处的白斑就随着水流声轻轻颤动。这场景与宋代陆游笔下"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竟完美重合,纸页间的文字突然有了温度。
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翻到清代纳兰性德的《鹿葱》时,发现书页夹着祖父的便签:"此花朝开暮谢,如人生之须臾"。突然理解他晚年为何痴迷这些鹿意象诗词——那些踏雪寻梅的灵兽,既是山林精灵,也是时光的隐喻。我在日记本上抄下李商隐"天教隐鹿门,不是慕鲈莼",笔尖不觉洇开墨渍,像极了去年深秋在鹿苑见到的,老鹿眼角凝结的泪痕。
生活印记
午后整理书架时,从《鹿古诗词》里飘落一张动物园门票。那是确诊阿尔茨海默症的祖父最后一次带我看鹿,他当时把门票当书签,笑着说:"以后你读这些诗,就像爷爷还在讲典故。"如今每个晨读时刻,都能听见他吟诵"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沙哑嗓音,在朝露未晞的空气中轻轻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