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荀子·寒夜独思录

壬寅年冬月廿三·夜

窗外的北风裹挟着枯叶拍打窗棂,案头那本泛黄的《荀子》被烛火映出斑驳光影。蓦然想起古诗荀子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箴言,今日在学堂听先生讲《劝学》篇,那些穿越两千年的字句竟在寒夜里格外鲜活。

劝学之思

青灯下重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段,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竹简般的纸页纹理。想起白日里险些放弃的《九章算术》,那些曲曲折折的勾股题,不正像荀子所说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吗?忽听得更漏滴答三响,墨池里未干的残墨倒映着星光,恍惚间似见古人执笔写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苍劲笔迹。

"古诗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般道理,竟在今日解不出算题时方才彻悟。"

修身之省

铜镜中映着熬夜泛青的眼睑,忽然记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教诲。这月余沉迷市井新传的话本小说,晨读时的《诗经》倒荒疏了。檐角铁马叮咚作响,仿佛在叩问:可还记得"君子居必择乡"的训导?

夜观星象

推窗见北斗斜挂,银河如练。想起荀子《天论》中"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的宏阔气象。那些在竹简上蜿蜒的篆字,此刻竟与漫天星辰交相辉映。寒鸦掠过月轮时,忽然明白古诗荀子所谓"善假于物"的真意——原来这千年月色,亦是劝学明理的良师。

墨迹在宣纸上渐渐晕开,记下此刻心境:古诗荀子不是高阁上的典册,而是照亮蒙昧的炬火。当以"用心一也"的专注,在每一个寒夜守护这簇文明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