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吟夏古诗中的蝉鸣与荷香

吟夏古诗中的蝉鸣与荷香

七月十五日 晴

清晨推开窗棂时,檐角的风铃正与吟夏古诗里的意境共鸣——"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不知何时,纱窗外那株老槐已撑开翡翠般的华盖,将斑驳的光影洒在我誊写苏轼《阮郎归·初夏》的宣纸上。

午后访荷记

踩着被烈日烤得发烫的青石板去城南荷塘,忽然懂得杨万里为何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粉白的花苞从墨绿荷叶间探出头来,让吟夏古诗里那些抽象的文字突然有了温度。蹲在岸边数了二十三朵将开未开的菡萏,倒比完成私塾先生布置的时文功课更有意趣。

暮色诗囊

晚霞染红书案时,翻检祖父的《消夏诗钞》,那些泛黄笺纸上的吟夏古诗竟都活了过来:杜甫笔下"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幽趣,白居易"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的怅惘,还有李清照"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的清凉。墨香里忽然混入栀子花的甜香,原是妹妹采了后院新开的花供在案头。

临睡前忽闻远巷传来卖冰的梆子声,这寻常市井竟与陆游"市远冰难致,庭虚月共清"的慨叹重叠。想来古人那些吟夏古诗,原是把整个盛夏装进了平平仄仄的韵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