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宁夏游记
一、初遇塞上江南
清晨的航班穿越云层,当舷窗外出现连绵的贺兰山轮廓时,那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古诗突然浮现在脑海。机翼下的银川平原像一块翡翠镶嵌在黄土高原,纵横的灌渠泛着粼光,果然不负"塞北江南"的美誉。
二、贺兰晴雪寻古意
站在贺兰山岩画景区,指尖抚过太阳神岩画斑驳的刻痕。明代诗人王琼笔下"贺兰山下古冢稠"的景象犹在眼前,那些西夏王陵的夯土台基在夕阳中泛着金色,仿佛党项人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山风掠过枸杞田,带着淡淡的药香。
三、沙湖苇荡忆诗情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沙湖比想象中更灵动。乘船穿过芦苇荡时,惊起的水鸟恰似范仲淹《渔家傲》里"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注脚。远处沙丘的曲线温柔起伏,与碧水蓝天构成莫奈油画般的色彩。
四、镇北堡的月光
当夜幕笼罩镇北堡西部影城,土城墙上的月光清冷如霜。张贤亮笔下"绿化树"的影子似乎还在城墙根摇曳,而《大话西游》的台词却让年轻游客们笑闹着模仿。古今交汇的荒诞感,恰如宁夏这片土地的气质。
五、舌尖上的回乡
夜市的手抓羊肉还带着贺兰山的牧草香,八宝茶里的冰糖映着霓虹。卖馓子的回族老人用口弦弹唱着"花儿",让人想起元代萨都剌描写灵州"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诗句。那些穿越时空的味道,是比任何史书都生动的记忆。
离别的航班上重读《宁夏赋》,突然懂得这片土地为何能让历代诗人驻足。它像一册用黄河水写就的立体诗集,每个章节都沉淀着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对话。或许正如朔方碑林里那方古砚所铭刻的:这里的故事,永远在"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之间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