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 阴
今夜重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两句倏然刺入心扉。窗外秋雨淅沥,竟与千年前那个失眠的夜晚遥相呼应。
一、灯火阑珊处的愁绪
台灯在玻璃窗上投下模糊光晕,像极了诗中摇曳的渔火。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将愁绪寄托于灯火——那暖黄的光明明该驱散黑暗,却偏偏照见心底最深的孤独。书架上的《全唐诗》泛着旧黄,指尖抚过"对愁眠"三字时,听见雨滴在空调外机上敲出长短句。
二、现代人的枫桥夜泊
冰箱运作的嗡鸣替代了乌啼,手机屏幕代替霜色。我们依然在深夜刷着社交媒体,像守着一盏电子渔火。那些未读消息的红点,何尝不是当代的"夜半钟声"?只是客船变成了地铁,载着996的倦容驶向黎明。
「失眠备忘录」
凌晨三点的光标
在文档里泊成孤舟
微信列表沉入水底
浮起几个未接通的月亮
三、愁的跨时空对话
忽然想起去年在苏州,特意夜访寒山寺。现代霓虹映着古刹飞檐,游船马达声盖过了钟声。当时笑叹"江枫"变成景观树,"渔火"化作LED灯带,此刻才懂:愁从来不是古典的专利。张继若活在今日,大概会写"地铁末班擦肩过,写字楼灯对愁眠"吧。
雨声渐密,把《枫桥夜泊》抄在日记本末页。墨迹晕开处,看见自己上个月被取消的旅行计划、半年前搁浅的创业想法、三年前走散的那个背影——原来每代人都需要自己的枫桥,来停泊那些未能靠岸的期待。
秋日日记怎么写
秋日日记怎么写 篇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呀,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它挥一挥魔法棒,大地就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在我眼中,秋天就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欢乐的季节。那天周末,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天空湛蓝湛蓝的,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我和小伙伴们相约来到了村头的果园。刚走到果园门口,一股浓郁的果香就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