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牧童遥指杏花村——春日田园日记

牧童遥指杏花村——春日田园日记

三月廿八日 晴

清晨推开木窗,湿润的泥土气息裹挟着青草香扑面而来。远处山岚未散,像极了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忽然想起杜牧那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便决定去寻访诗中的意境。

田间偶遇

沿着田埂漫步时,忽闻短笛声穿破薄雾。但见柳树下有个扎红头绳的小牧童,约莫八九岁光景,正倚着老黄牛吹竹笛。牛铃叮当应和着不成调的笛声,竟比城里琴行的练习曲更显鲜活。

"蓑衣半卷卧青苔,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场景与雷震《村晚》描绘的如出一辙。小牧童见我驻足,腼腆地收起笛子,却从布袋里掏出个还沾着露水的野苹果塞给我。

杏花深处

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果然在溪流转弯处看见几株怒放的杏树。粉白花瓣落进潺潺流水,惊起两三只白鹭。树下半旧的木牌上,"杏花村"三个字已被岁月磨得发亮,旁边石磨盘里还留着昨夜村民碾的新麦粉。

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牧童写入诗篇。这些赤脚奔跑在田埂上的孩子,本身就是会呼吸的田园诗。他们认得每朵野花的名字,听得懂每声鸟啼的韵律,连衣襟上都沾着阳光与稻穗的气味。

归途随想

暮色中回望村庄,炊烟与杏花已混作一片绯红的云霞。牧童骑着牛归家的剪影,渐渐融进黛青色的山峦。口袋里那个野苹果散发着清香,让人想起《牧童诗》里"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闲适。

在这个电子屏幕统治童年的时代,还能遇见会爬树摘果、敢徒手摸鱼虾的牧童,实在是件珍贵的事。他们的笑声里,藏着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