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冬日絮语: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晨

冬日絮语: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晨

一、晨起惊雪

昨夜入睡时还听见北风拍打窗棂的声响,今晨推窗却见岑参笔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猝然撞入眼帘。窗外的老槐树当真裹了满身素纨,枝桠上堆叠的积雪像被春风催开的梨花,层层叠叠压弯了枝条,在晨光里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莹润光泽。

1.1 雪色映帘

窗帘卷起的刹那,积雪反射的银光竟让眼睛产生瞬时的盲视。待瞳孔适应后,发现对面屋顶的瓦楞已消失不见,只剩连绵的雪丘起伏如银浪。这让我想起李太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此刻倒觉得那比喻分外贴切——每一片雪花都在空中旋转飘落,像被无形的手铺展开的冰绡。

二、踏雪寻幽

裹着羊绒围巾踏入雪中时,靴底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宛如大地在咀嚼冰糖。小区中央的喷泉池结了冰,水面冻住的波纹竟似黄公望《九峰雪霁图》里的笔触。几只麻雀在雪地上跳着作画,细小的爪印组成神秘的符咒,让我想起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絮之才。

2.1 雪中生灵

转过紫藤花架时,突然与一只橘猫四目相对。它蹲坐在雪堆上像尊小佛像,胡须上沾着冰晶,金瞳里映着整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这场景莫名契合陆游"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意境,虽然此刻没有竹枝断裂的脆响,只有猫咪呼出的白气在空中画着逗号。

三、归庐煮雪

回家后掬一捧新雪煮茶,看着陶壶里渐渐融化的雪水,忽然理解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邀约之趣。窗外的雪光透过玻璃在书桌上流淌,《陶庵梦忆》的纸页间仿佛也沾了雪气,张岱笔下"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西湖雪景,此刻正在我的保温杯里微微荡漾。

这个清晨因着古人的诗句而格外丰盈,那些穿越千年的雪花,落在我的睫毛上便成了诗,化在掌心便成了跨越时空的温柔共振。待日头再高些,枝头的"梨花"大约就要零落成泥,但记忆里的雪色将永远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般澄明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