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观沧海·东临碣石日记

观沧海·东临碣石日记

癸卯年八月十五于北戴河

凌晨四时,披衣踏露而行。咸腥的海风自渤海湾扑面而来,远处墨色波涛与靛青天色在水平线交融,恍若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时空叠影。我循着导航寻找传说中的碣石遗踪,手机冷光映着潮润的礁石,竟与千年前那位披甲诗人的登临之处重合。

沧海之晨

曙光初破时,海面陡然焕彩。原先沉郁的墨蓝被揉碎成千万片金鳞,恰似“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活现。浪涌节奏如亘古不变的呼吸,白沫在礁石上炸裂又退去,循环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苍茫韵律。有老者持竿独坐岬角,俨然成了这巨幅水墨中的点睛之笔。

碣石寻踪

正午抵至地质公园,赭红色岩体嶙峋如龙脊探海。抚过风化严重的岩表,指腹触及深浅不一的刻痕——或许是当代游人的涂鸦,亦可能是千年来的沧海印记。登至最高处极目,但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浩渺图卷尽展。无人机升至百米时拍下震撼画面:银白浪线在岬角处分流,恰似巨鲸喷吐的玉练。

沧海夜咏

暮色四合时潮声愈响。坐在沙滩听层层递进的浪涌,忽觉个体如芥子之微。手机循环播放鲍国安朗诵的《观沧海》,浑厚声线穿透波涛:“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刹那间懂得诗人不仅是摹景,更是将天地浩气纳入胸襟。今夜星光虽被薄云遮掩,但心理意义上的银河确实如约从海平面升起。

归途拾得斑驳贝壳数枚,其螺旋纹路暗合浪涛韵律。忽忆起古人称碣石为“天桥柱石”,在这连接时空的节点,终于领悟何为“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沧海永在,而每个时代的观海人,都在波涛里照见自己的星辰。

古诗观沧海·东临碣石翻译赏析

古诗观沧海·东临碣石翻译赏析 《观沧海·东临碣石》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前言】《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

郑板桥书曹操之《观沧海》立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郑板桥书曹操之《观沧海》立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郑板桥书曹操之《观沧海》(东临碣石)立轴 曹操 观沧海(东临碣石)全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碣石和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碣石和沧海 篇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碣石”其实是碣石山,如今在河北的昌黎,它的地理位置是很优越的,也就直接的影响了这个地方的气候,所以在当时这个地方也是十分的舒适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地貌。这也是当时能被古代的诗人发现的主要原因。而且因为碣石山的雄伟气势也十分能表达曹...

观沧海东临碣石

观沧海东临碣石 当我站在碣石之上,眼前的大海展现出无尽的雄浑壮阔。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大地的脉搏在有力地跳动。大海的颜色深邃而神秘,像是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偶尔闪烁出粼粼波光。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不断地冲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天动地的声响。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又似天地间...

[东临碣石观沧海全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篇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以是什么意思 引导语:引导语:“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曹操向东行进,到达碣石山,来欣赏壮观的沧海。《观沧海》展现了大海的景象,又描绘了岛上风光,其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以是什么意思呢 以:连词,表目的,意思是“来”. 该句翻译:向东登上碣石,前来观赏沧海. 沧海 “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全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全文 全文 《观沧海》曹操〔两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写景抒情诗,以“ ”字统领全篇.答案:观 解析:此诗是以“观”字统领全篇,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观”字来写的.点评:此题考查诗歌的诗眼,此诗是以“观”字...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石”在哪里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 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全诗的作用

在全诗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描写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1.展现沧海壮丽景象:描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使诗中的沧海景象更加壮丽、辽阔。这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海的辽阔无垠,彰显了其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气魄。2.表达人生志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行为,暗示了诗人心怀壮志,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像壮丽的沧海一样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