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花卿》读后感日记
一、初闻花卿曲
今日重读杜甫《古诗赠花卿》,心潮再度澎湃。诗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两句,恍若将千年前的成都乐声送至耳畔。我想象着那位名将花敬定,在平定叛乱后宴请宾客时,丝竹管弦之盛竟如江水奔流、直上云霄。杜甫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收束,表面赞音乐超凡,实则暗讽花卿僭越礼制——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天庭之乐,岂容臣子肆意演奏?这种含蓄的批评,正是杜甫作为诗圣的深意所在。
二、诗中的音乐与权力
细细品味,《古诗赠花卿》不过二十八字,却蕴含多重意境。前两句写实:锦官城内管弦交错,乐声随江风飘散、融入云霞,生动如画。后两句转虚,以天上人间对比,既夸张又警醒。杜甫不直接指责花卿逾矩,而以“天上有”暗示礼乐不可僭越,其笔法之高明,令人拍案叫绝。这让我想到艺术与权力的关系:音乐本是美的享受,但一旦与权力纠缠,便成了身份与野心的象征。花卿或许只因热爱音乐而忘形,却不知自己已触犯礼法,而杜甫的诗则如一面镜子,映出历史中无数相似的身影。
三、个人共鸣与反思
读此诗时,我不禁联想到现代生活。如今虽无封建礼制,但艺术与权威的互动依然存在。例如盛大的庆典演出,常让人惊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但背后是否也隐含了某种权力的展示?杜甫的诗提醒我们:美与权力需保持平衡,过度追逐形式而忽略本质,便会迷失方向。作为普通人,我亦从诗中悟出日常道理——凡事须有度,纵然热爱,也不应逾越界限。这份克制,是杜甫留给后人的智慧。
四、结语:诗韵长存
总言之,《古诗赠花卿》不仅是唐诗精品,更是一则深邃的寓言。它让我看到杜甫的忧国忧民,也启迪我对艺术与社会的思考。日记末尾,我以拙句抒怀:“锦城乐事已随风,诗圣箴言犹在耳。人间几度闻仙曲?莫忘初心守矩中。”愿这份感悟,伴随书香长存心间。
赠花卿四首 读后感
赠花卿读后感1 杜甫的《赠花卿》,我一读就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记得我第一次读这诗的时候,是在语文课上。老师在上面讲着诗的字词含义啥的,我就在下面开小差,心里想这诗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我就琢磨,这锦城的音乐肯定老好听了,到处都能听到,都飘到江风里和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