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夏日湖畔寻咏荷古诗之韵

夏日湖畔寻咏荷古诗之韵

晨露未晞访荷记

清晨五时,披衣独往城西莲湖。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句忽浮心头,遂携《诚斋集》而行。薄雾如纱笼水面时,忽见三两点粉萼探出,恰应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稚态。

古诗照影

蹲身细观,荷瓣上宿露滚动如汞珠,顿悟"宿雨萌新蕊"之妙。忽有蜻蜓立於未展之叶,与杨公"早有蜻蜓立上头"竟成跨越八百年的复刻。取手机欲拍,却惊飞这小精灵,唯余颤动的荷杆在风中写意。

午时光影录

至晌午,烈日将荷叶烤出清苦香气。想起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竟觉奢侈——此刻连影子都蜷缩在叶底。承包藕田的老汉撑船而过,船桨挑起的水珠落在叶心,恰似"盘走明珠泻碧空"的微型剧场。

生态笔记

西南角有片变异白荷,花瓣边缘泛着淡绿。想起《群芳谱》载北宋已有绿萼荷品种,但眼前这株明显是水质变化的产物。环保局立的检测牌显示PH值已达7.8,难怪荷茎比去年粗了两分。

暮色里的诗想

夕阳将荷塘染成金红色时,终于懂得周敦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真意。晚风掠过,整片荷塘起伏如诵经,而残破的浮萍恰似被撕碎的诗笺。归途在记事本上涂抹:"今日识得荷魂三昧——晨露是韵脚,午阳是平仄,晚风则是亘古的吟哦。"

路灯亮起时,荷叶的剪影在柏油路上洇开墨痕。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咏荷:它是最忠实的时光记录者,从《诗经》的"彼泽之陂"到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始终保持着向上舒展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