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秋日思绪——重读古诗秋浦歌有感日记

秋日思绪——重读古诗《秋浦歌》有感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中学时的《唐诗三百首》,泛黄的书页间,李白的《秋浦歌》赫然映入眼帘:"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二十年前背诵时的懵懂,如今竟在字里行间品出别样滋味。

一、文字里的时空对话

坐在飘窗边,秋阳透过梧桐叶在诗句上投下斑驳光影。突然意识到,李白写下这十七字时,或许也面对着相似的秋色。诗人用夸张的"三千丈"白发,将无形的愁绪具象成触手可及的银瀑,这种艺术张力至今仍让我屏息。手指抚过"秋霜"二字时,窗外的桂花香随风潜入,恍惚间古今的秋天在此刻重叠。

二、镜像中的生命叩问

诗中"明镜"这个意象最令我震颤。现代人每天要面对无数屏幕——手机、电脑、电梯里的广告屏,却很少像古人那样在铜镜前凝视自己的容颜变化。李白对镜惊见秋霜的瞬间,恰似我们某天突然发现眼角细纹时的错愕。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敏锐感知,穿越千年依然鲜活。

试着用钢笔抄写全诗,墨水在宣纸上晕开如霜花。突然明白"缘愁似个长"的"缘"字精妙——愁绪如藤蔓缠绕生命,而诗人用文字将其定格成永恒的艺术品。我们何尝不是在自己的"秋浦"畔,打捞着那些转瞬即逝的感悟?

三、现代生活的诗意栖居

合上书页时,楼下传来孩童追逐的笑声。这个智能音箱播放白噪音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秋浦歌》这样的诗句来守护内心的宁静。准备在书房挂幅"不知明镜里"的书法,让李白的月光继续照亮每个匆忙的清晨。毕竟,能为一首千年前的诗心动,正是生而为人的珍贵特权。

暮色渐浓,秋浦的波光似乎荡漾在城市的玻璃幕墙上。突然想起诗人西川的句子:"古人写诗,是在给未来的我们写信。"今日重读这封"信",终于能提笔写下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