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诗意满园——读《桂花古诗》有感
秋日里的桂花记忆
清晨推开窗,一阵馥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抬眼望去,院角那株老桂树不知何时已缀满金黄,细碎的花朵在晨光中闪烁着蜜糖般的光泽。这让我想起昨日读到的《桂花古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人笔下的桂花,总是带着几分仙气,几分超脱。
《桂花古诗》摘录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
“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窟来”
香气里的时光漫溯
记得儿时外婆总在桂花盛开时,带着我在树下铺开竹席。她握着树干轻轻摇晃,那些金色的小精灵便簌簌落下,在我的发梢、衣襟上停驻。我们收集的花瓣最终会变成桂花糖、桂花酿,连枕头里都要缝进晒干的桂花。古诗里说“天香入酒浓”,而我的记忆里,桂花的香气永远和外婆围裙上的阳光味道缠绕在一起。
城市中的桂花印记
如今住在钢筋森林里,偶然在街角遇见桂树,总会驻足良久。某日看见环卫工人清扫落花,突然理解古诗所言“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意境——现代都市里,我们是否也正在扫除那些本该驻足品味的诗意?
重读经典的感悟
再读《桂花古诗》,发现古人观物之细:写花色是“金粟初开晓更清”,状香气则“清可涤尘,浓能透远”。这让我想起昨日在公园看见几个孩子踮脚嗅花的样子,他们或许不懂平仄对仗,但那份对美好的直觉感知,与千年前的诗人何其相似。
合上诗集时,窗外的桂花香愈发浓郁。忽然明白,所谓经典,就是能让平凡事物焕发永恒光芒的魔法。就像此刻,书页间的墨香与空气中的花香交融,竟分不清是文字赋予了桂花诗意,还是桂花让文字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