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心驰神往——《望岳》古诗游记
一、初闻《望岳》
记得第一次读到杜甫的《望岳》时,那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便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诗中描绘的泰山巍峨壮丽,让我心生向往。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亲自登上泰山,感受诗圣笔下的壮美景色。
二、登山见闻
清晨四点,我们便开始攀登。山路蜿蜒,石阶陡峭,但沿途的风景令人忘却疲惫。正如诗中所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的自然景观确实鬼斧神工。站在中天门远眺,云雾缭绕间,群山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1. 南天门之震撼
经过六个小时的攀登,终于到达南天门。站在这里俯瞰,顿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杜甫当年想必也是在此处,被泰山的雄伟所震撼,才写下如此传世佳作。
三、感悟与思考
这次登山让我深刻体会到《望岳》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攀登的过程就像人生的奋斗,需要坚持不懈;而站在山顶的成就感,则是对努力最好的回报。泰山教会我,要像它一样稳重坚韧,也要有"荡胸生曾云"的开阔胸襟。
这次泰山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自然风光,更让我对《望岳》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诗中的每个字句都仿佛活了过来,与眼前的景色完美重合。我想,这就是经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历经千年,依然能够引起后人的共鸣。
回程的路上,我不禁再次吟诵起这首千古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成为这次难忘旅程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