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古诗有感:一场与自然的对话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清晨推开窗时,那句"解落三秋叶"突然撞进脑海。楼下的银杏树正簌簌抖落金箔般的叶片,风的手指掠过树梢,将最后几片倔强的叶子轻轻摘下来,像在完成一首名为《风》的即兴诗。
一、风是季节的翻译官
李峤用二十个字就道破了风的魔法。"能开二月花"的温柔与"过江千尺浪"的豪迈,此刻正在我窗前交替上演。晨风裹着桂花香钻进书房,把案头日历翻到霜降那页,忽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是这般风过留痕的天气。
午后散步时特意绕到湖边。柳枝在风中写狂草,残荷梗划破水面泛起涟漪,这分明是"入竹万竿斜"的现场教学。三五个孩童追着旋转的梧桐叶奔跑,他们的笑声被风串成流动的风铃。
二、风的记忆抽屉
在长椅小憩时,忽然记起外婆常说"秋风响,脚底痒"。她总在起风时把晒好的柿饼收进陶罐,风穿过窗棂的呜咽声与陶罐碰撞的脆响,构成了我童年最鲜活的《风》注脚。
傍晚收衣服时,发现晾衣绳上的白衬衫鼓荡如帆。这让我想起大学时骑车环岛,海风把衬衫灌满的畅快。风像无形的收藏家,总在不经意间抖落记忆的碎片。
三、与风共处的哲学
夜读时阳台门突然被风吹开,书页哗啦啦翻动。这倒应了"过江千尺浪"的气势,只不过书页成了缩小的浪花。我索性合上书走进夜色,任凭晚风把思绪吹成蒲公英。
风教会我们接受无常的美。它既能"解落三秋叶"制造凋零,也会"能开二月花"孕育新生。归家路上,路灯下的飞絮正跳着风的圆舞曲,这大概就是最生动的《风》续篇。
临睡前,窗外又响起熟悉的沙沙声。突然明白古人为何要咏风——它是最忠实的季节信使,也是最灵动的生命诗人。枕着风声入眠时,仿佛听见千年前的诗句在耳畔低语:"你看,我依然在完成那首未写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