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歌颂老师的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我的恩师

2023年9月10日 晴

一、晨光中的身影

清晨推开教室窗户时,总能看到李老师早已在办公室里伏案备课的身影。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斑白的鬓角上,让我想起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三十年来,她就像吐丝的春蚕,把知识的金线编织成我们成长的锦缎。

1. 永不熄灭的灯盏

记得去年期末考前夜,我因数学难题在空教室里急得掉泪。晚上九点经过教学楼时,竟发现李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推门看见她正在批改作业,桌角放着半盒凉掉的盒饭。"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画面突然有了具象,那盏台灯的光晕里,飘着粉笔灰染白的发丝。

二、讲台上的诗人

李老师讲课总带着特别的韵律。讲解《岳阳楼记》时,她衣袖沾满粉笔灰却浑然不觉,手臂划出的弧线像在指挥交响乐。最难忘她教"蜡炬成灰"这句诗时,特意带来祖传的铜烛台,让我们看着烛泪慢慢凝固成琥珀色的诗行。

2. 藏在皱纹里的智慧

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无数教学智慧。批改作文时从不直接用红笔,而是用铅笔细细标注:"这里可以像蚕丝般再绵长些""此处情感要像烛火般跃动"。作业本上那些温柔的批注,比任何奖状都让我珍视。

三、师恩如烛照心间

今天教师节,我们偷偷在讲台放了蚕丝手帕和刻着诗句的铜书签。当李老师拿起书签轻声诵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阳光正好照在她湿润的眼眶上。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教育就是这般——用生命点亮生命,以心血滋养成长,直到青丝成雪,依然在晨光中等待新的朝阳。

合上日记本,窗外传来学生们献给老师的合唱声。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句,此刻正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