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中国古诗词网伴我一日闲:品诗写意的秋日日记

中国古诗词网伴我一日闲:品诗写意的秋日日记

晨起·诗韵启幕

推开窗时,檐角正挂着半轮残月,忽然想起昨夜在中国古诗词网读到的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这清冷的意境与眼前晨光交融,忍不住打开手机,再次登录中国古诗词网,将收藏夹里王维的《山居秋暝》调出来细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叶上的露珠滴在石阶上,竟与诗中"清泉石上流"的意象重叠。中国古诗词网的注释系统特别提到,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王维正值创作巅峰期。我在日记本上抄录这句时,窗外的桂花香忽然浓烈起来,仿佛千年时空被诗句凿穿。

午后·与古人对话

下午整理书柜时,从《全唐诗》里飘落一枚银杏书签。这让我想起中国古诗词网"节气诗词"专栏里,李清照写秋的《醉花阴》。网站智能推荐系统随即弹出相关词作,其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绪,与今日忽晴忽阴的天气奇妙呼应。

在中国古诗词网的"创作背景"板块了解到,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诗词风格明显转变。这个发现让我在日记里补上新的感悟:"时代的风沙会磨砺诗笔,就像秋霜让枫叶更艳。"

暮色·诗意栖居

傍晚散步经过湖畔,残荷枯立水中,手机突然震动——是中国古诗词网的每日推送: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这种跨越时空的默契令人战栗,当即坐在湖边长椅上,在日记本写下三页随笔。

中国古诗词网使用小记

  • 智能检索功能精准匹配"秋+黄昏"关键词
  • 名家朗诵音频帮助理解平仄韵律
  • 诗画结合板块激发创作灵感

夜读·灯火可亲

临睡前又打开中国古诗词网APP,首页正在举办"当代人写秋"创作大赛。读着网友们的现代诗,突然发现白天的日记已不自觉带上了诗词节奏。或许这就是网站的魔力——当我们在中国古诗词网的海洋里浸润久了,连日常记录都会泛起古典的涟漪。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落在砚台未干的墨迹上,像一句欲言又止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