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里的春日偶记
三月二十日 晴
今天语文课学了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句六年级古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春天的门。放学时我特意绕道河堤,发现柳枝真的像课本插图里那样,冒出嫩黄的芽苞,在风里荡秋千。
古诗照进现实的瞬间
蹲在蒲公英丛边观察时,忽然想起上学期背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的"离离"原来是这般模样——新草顶着去年的枯茎,像小孩穿着大人的旧衣裳。蚂蚁在草叶间行军,它们是否也读过"春风吹又生"呢?
路过小池塘,五六只蝌蚪突然散开又聚拢,墨点儿似的尾巴画出断续的线。这让我记起《小池》里"小荷才露尖尖角",虽然现在荷叶还没出水,但水底肯定藏着许多秘密。
妈妈的诗意提醒
晚饭时说起这些发现,妈妈笑着念出《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催我明天早点起床看樱花。原来六年级古诗不是躺在纸上的标本,是会发芽的种子——当我在日记本里夹进一片榆钱时,忽然明白古人为什么总把春天写成会跑会跳的孩子。
临睡前翻看古诗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行字突然变得立体。我决定周末要带着新风筝,去草地上演一场穿越千年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