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春日遐思

三月廿八日 晴

清晨推开窗时,忽见楼下的柳枝已抽出嫩芽,这才惊觉又到了李白笔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时节。重读《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些鎏金的文字仿佛带着盛唐的风,穿过千年的光阴扑在脸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诗中的离别与永恒

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高楼,突然理解了李白当年在黄鹤楼上的凝望。现代都市的玻璃幕墙虽替代了古时的白帆,但人类面对离别的情感始终未变。孟浩然东去的船影消失在长江尽头,恰如昨日在机场送别挚友时,那道渐行渐远的背影最终融入安检通道的人流。

二、时空交错的扬州

午后特意翻出扬州旅游时的照片,瘦西湖的垂柳与诗中"烟花三月"的意象重叠。李白用二十八字构建的时空隧道,让今天的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个诗意盎然的春天。突然想起在个园见到的楹联:"二分烟水一分竹,清到诗人骨相中",或许孟浩然当年所见亦是这般景致。

三、长江水畔的沉思

傍晚散步至江滨公园,落日将江水染成金红色。望着货轮拖出的长长波纹,忽然意识到我们与盛唐诗人共享着同一条长江。李白笔下"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永恒感扑面而来——千年前的离愁别绪、壮志豪情,都随着这滔滔江水永远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

归家路上买了一把新鲜的芦蒿,菜贩说是今晨刚从扬州运来的。这意外的巧合让我会心一笑,原来诗句里的春天,一直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