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古诗里的团圆记忆
一、玉盘初升时
暮色刚染透窗棂,便听得楼下孩童举着灯笼笑嚷:"月亮娘娘出来啦!"急推窗望去,果然见东边树梢上悬着个金澄澄的圆盘,不由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刻那玉盘边缘还沾着些云絮,倒真像被顽童蹭了糖霜的月饼。
古诗里的月光
母亲在厨房剁着五仁馅,案板声里忽然飘来她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调子让记忆倏地闪回儿时——父亲总爱在中秋夜铺开宣纸,用毛笔蘸着月光写苏轼的词,我则踮脚往砚台里添水,墨香混着桂花香在院子里流淌。
二、分食月光的人
阳台上支起小木桌时,表哥正巧提着螃蟹进门。他鬓角沾着高铁空调的凉气,手机里还在处理工作邮件。"快看!"表妹突然指着天际,原来有片薄云正掠过月轮,恰似张九龄笔下"海上生明月"的朦胧意境。姑父笑着掰开流心奶黄月饼,金黄馅料缓缓淌出,竟与天边月影重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的绝句被小侄女用蜡笔写在灯笼上
歪扭字迹映着烛光轻轻摇晃
三、瓷盘里的银河
收拾果碟时发现有趣的事:葡萄在白瓷盘里投下星子般的倒影,石榴籽像散落的红宝石,而中央的月饼渣竟拼成个缺角的小月亮。这让我想起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句子,原来古人早将餐桌视为微观宇宙。临睡前再看窗外,月光已褪去金黄,变成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的清澈模样。
这个中秋夜没有写新诗,但每块月饼屑都在讲述着古诗里的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