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我的恩师
2023年9月10日 晴
清晨翻开日历,赫然发现今天是教师节。窗外阳光正好,照在书桌那本泛黄的《李商隐诗集》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突然跃入眼帘,让我想起了初中时的语文老师——王老师。
一、三尺讲台的坚守
记得初一开学第一天,王老师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站在讲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句诗时,粉笔灰沾满了他的袖口。那时我不懂其中深意,只觉得老师写字真好看。直到后来才知道,这句诗正是他教育生涯的写照。
王老师总说:"当老师就像春蚕吐丝,要把最后一缕知识都留给学生。"他确实如此践行着,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校,我们的作文本上永远布满红色批注。有次我半夜发烧去医院,竟看见他还在办公室批改月考卷,窗台上的泡面早已凉透。
二、照亮人生的烛光
初二那年我沉迷网游,成绩一落千丈。是王老师每天放学后陪我在空教室补课,用"蜡炬"的典故开导我:"你看蜡烛燃烧自己时,流的泪都是欢喜的。"他特意找来《送东阳马生序》让我抄写,在书页夹层里塞着纸条:"老师相信你会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那年教师节,我们全班凑钱买了支钢笔送他。他却在第二天带来四十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笑着说:"这才是最好的礼物——看到你们想学习的心。"
三、师恩永志
如今我也站在讲台上,才真正明白"丝方尽""泪始干"的分量。上周同学聚会,听说王老师退休后仍在山区支教,照片里的他白发苍苍,却笑得比当年更明亮。我摩挲着当年他批改的作文本,那些红笔勾勒的痕迹,就像春蚕吐出的金丝,织就了我人生的锦缎。
合上日记本时,夕阳正好落在墙上的毕业照上。照片里王老师站在我们中间,宛若一支燃烧的蜡烛,而围着他的我们,都成了熠熠生辉的烛光。
后记:谨以拙句致敬恩师
绛帐春风三十年,
蚕心未改鬓先斑。
案头犹见朱批处,
尽是人间灯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