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教师节,望着书桌上那支张老师送我的钢笔,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突然浮现在脑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十四个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张老师教书育人的身影。

第一缕晨光中的身影

记得初三那年,我总爱提前半小时到校。每次推开教室门,都能看见张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背影。晨光透过玻璃窗,为她花白的鬓角镀上金边,红笔在作业本上划出的弧线像春蚕吐出的银丝。有次我悄悄数过,她批改一篇作文要写满三行评语,而我们班有五十三名学生。

深夜办公室的灯火

备战中考时,张老师总在晚自习后留下辅导。某个雨夜,我折返取遗忘的课本,看见她办公室的灯光孤零零亮着。透过门缝,她正往太阳穴抹风油精,面前堆着连夜赶制的复习资料。那一刻,窗台上的蜡烛形台灯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真像诗句里燃烧殆尽的烛炬。

永不褪色的红墨水

去年同学聚会,班长带来泛黄的作文本。张老师用红笔写的批注依然鲜艳:"此处心理描写细腻,但要注意转折的自然性"。这些字迹让我想起她常说:"教书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如今我们散作满天星火,她却仍在讲台上燃烧着自己。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落在墙上的毕业照上。照片里的张老师笑着,眼角皱纹像展开的蚕丝。忽然明白,所谓"丝方尽",不过是化作锦绣万里;所谓"泪始干",其实是滋润了无数桃李。这大概就是教师最美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