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黄鹤楼古诗

登黄鹤楼怀古: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2023年10月15日 晴

站在黄鹤楼朱红的栏杆前,江风裹挟着桂花香扑面而来。远处长江如练,龟蛇二山静卧烟波之中,恍惚间仿佛看见崔颢青衫飘袂的身影,正吟诵着那首千古绝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一、诗碑前的震颤

三楼展馆的玻璃柜里,泛黄的《黄鹤楼》诗拓本在射灯下流淌着琥珀色的光。指尖隔着玻璃描摹"晴川历历汉阳树"的笔锋时,突然理解为何李白到此搁笔——这字里行间分明奔涌着时空的洪流,将盛唐的月光、宋元的战火、明清的烟雨都凝练成七十六个字的惊雷。

二、檐角铃铛的密语

倚在五层西侧的"江天一览"匾额下,青铜风铃正叮咚作响。导游说这些铃铛自明代悬挂至今,每个铃舌都刻着历代文人的诗句。闭眼倾听,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与李白的"江城五月落梅花"在铃声中交织,竟分不清是铜铃在摇荡岁月,还是岁月在摇晃铜铃。

三、落日熔金处的顿悟

待到暮色浸透飞檐,整座楼阁化作剪影投在江面。游人都散去后,突然读懂"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深意——这愁不是简单的乡愁,而是人类面对永恒时空时共同的怅惘。黄鹤楼像一柄青铜钥匙,此刻正为我打开盛唐诗人用诗句封印的永恒命题。

归途的轮渡上,翻看手机里拍的"白云千载空悠悠"题壁,突然笑自己痴——哪有什么穿越,不过是每个仰望过黄鹤楼的人,都会在某个瞬间成为崔颢诗中的"昔人",而这座楼永远在等待新的"来者"。

(全文共计6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