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见赠》为灵感的春日随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清晨推开窗,扬州三月的细雨沾湿了窗棂。忽然想起刘禹锡那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不由得望向书架上那本泛黄的《全唐诗》。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该是怎样的孤寂?而今我在这个江南小城,虽无诗人的坎坷,却也时常感到都市生活的疏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午后路过老城区,听见茶楼里传来评弹声,恍若隔世。诗人重返故土时的陌生感,此刻竟如此真切。街角的梧桐抽出新芽,老邻居的面容却一年年模糊。手机里不断刷新的朋友圈,与记忆中的故乡渐行渐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傍晚在古运河边散步,游船载着欢声笑语驶过。这句诗突然浮现心头。千年前的挫折与新生,与眼前景象奇妙重合。岸边的老柳树抽着嫩枝,去年台风折断的伤口处已萌发新绿。人生不也如此?失意处往往藏着转机。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入夜独酌时,播放起古琴曲《流水》。忽然明白诗人与白居易的知交之情何等珍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举起茶杯,敬千年之前的诗心,也敬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合上日记本,窗外月光正好。刘禹锡的诗句在脑海中回荡,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生活或许艰难,但总有诗意在尘埃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