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首古诗中的四季日记
春:绿杨烟外晓寒轻
清晨推开窗,恰如宋祁《玉楼春》所写"绿杨烟外晓寒轻",枝头新芽沾着露珠,让我想起王维《鸟鸣涧》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书架上那本《唐诗三百首》被春风翻到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竟与此刻庭院里的细雨完美呼应。
翻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突然理解古人为何要踏青赋诗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
午后暑气正浓,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突然在脑海浮现。池塘里的荷花确实像极了李清照《如梦令》描写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只是少了那惊起的一滩鸥鹭。蝉鸣声中重读柳宗元《江雪》,竟在炎夏品出别样清凉。
消暑小记
- 李白《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的洒脱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的质朴
- 苏轼《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的雅致
秋:银烛秋光冷画屏
杜牧《秋夕》的"银烛秋光冷画屏"成为今夜最佳注脚,窗外梧桐叶落的声音,与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产生奇妙共鸣。整理书架时发现多年前夹在《楚辞》里的枫叶书签,忽然懂得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惆怅。
200首古诗像一面棱镜,
将平凡的日常折射出彩虹般的诗意,
正如王维《山居秋暝》所言: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冬: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绝句》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正在眼前重现,呵气成霜的早晨,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连暖气片的声响都变得诗意起来。暮色中陆游《卜算子·咏梅》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为凋敝的庭院平添几分傲骨。
冬日诗囊
| 诗人 | 诗句 | 感悟 |
|---|---|---|
| 刘长卿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温暖的人间烟火 |
| 白居易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静谧中的生命力 |
这200首古诗就像200颗星辰,在平凡的日子里持续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让每个季节都流淌着跨越千年的诗意。
)古诗200首合集
古诗接龙200首 1、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 劝学 宋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3 夏日绝句 宋 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4 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
诗词200首
诗词200首 01咏鹅 唐朝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02静夜思 唐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03春晓 唐朝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04登鹳雀楼 唐朝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05池上 唐朝...
200字古诗合集
200首古诗 200 首古诗 1.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2.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青青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 登山 笑傲苍穹云,凌云拔鼎功。 壮志雄心气,登高意气蓬。 5. 望庐山瀑布 日出东海定西山,白...
200首古诗
诗的作文200字1 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但我相信你给我的誓言,就像一定会来的春天。 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一路上寻找我遗失的美好,不小心当泪滑过嘴角,就用你握过的手抹掉。再多的风景也从不停靠,只一心寻找我遗失的美好。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在最开始的那一秒有些事早已经注定要...
古诗200首必背合集
必背古诗 200 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
必背古诗200首合集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200 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指定篇目 70 首(1-70) 1、江南汉乐府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XXX,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XXX(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XXX(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
必背200首古诗合集
初中课外古诗积累 初中课外古诗积累之答禄夫天创作 (唐)杜牧 ①乌衣巷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唐)刘禹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送荔枝这一事件,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苍生家。 淫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