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静夜思·秋日感怀日记

静夜思·秋日感怀

十月十五日夜记

窗外的月光如水银泻地,静静地铺洒在书桌的宣纸上。忽然想起李太白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已时隔千年,这月光却依旧如霜如雪,清冷地照进游子的心房。

秋声乍起

傍晚时分漫步公园,忽见梧桐叶簌簌而落,方知秋意已深。杜牧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而今虽无流萤可扑,但秋日的凉意却真切地沁入衣襟。坐在石凳上看孩子们追逐飘落的银杏叶,那金黄的叶片在空中翻转,恰似时光的书页被风轻轻翻阅。

思乡曲

自从离家求学,已有三年未归故乡。每至秋日,便格外想念母亲酿的桂花蜜。记得老家院中有两株桂树,这个时节该是满树金黄,香飘十里了。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写“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此刻故乡的桂花,是否也沾满了秋夜的冷露?

夜深人静时,最易生出愁思。斜倚窗前,看天际孤月一轮,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乡愁托付明月。这轮明月曾照过李白的床前,照过杜甫的茅屋,照过苏轼的把酒问天,而今又照着我这个异乡人的寂寥。月光穿越千年,承载了多少游子的心事,却依然澄澈如初。

秋之物语

晨起散步,见露珠凝结在草叶上,宛如大地珍藏的珍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大抵就是在这样的秋日获得的吧。可惜都市不见南山,唯有高楼林立,但东篱下的菊花依旧傲霜开放。

午后整理旧书,忽从《唐诗三百首》中飘落一枚枫叶书签,那是三年前离家时妹妹偷偷夹进去的。枫叶已经褪色,但叶脉依然清晰,如同思乡之情,日久弥深。不觉吟起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虽非送别,但秋日的离愁别绪却是相通的。

月下小记

夜更深了,月亮渐渐西斜。忽然想起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夜虽寒,但自有其清美之处。于是研墨铺纸,将今夜所思付诸笔端。或许千年之后,也会有人在这般的月夜,读到我这些文字,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吧。

秋夜宜思,宜忆,宜将满怀心事托付明月。且学古人“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在这明月秋夜里,与千年前的诗人隔空对话,让思乡之情有所寄托,让秋寒化作诗意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