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雾锁江南·晨雾日记

雾锁江南·晨雾日记

壬寅年冬月廿三 晨

推开窗的刹那,整座城市仿佛被裹进半透明的蚕茧里。这让我想起李贺《江南弄》中"江中绿雾起凉波"的句子,此刻的雾气虽非绿色,却同样带着湿润的凉意,将梧桐枝桠洇成水墨画里的枯笔。

雾中即景

街道两侧的霓虹招牌在雾里晕开彩色的光晕,像极了杜甫笔下"重雾深笼青琐闼"的朦胧。送奶工的三轮车铃声从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在雾气中显得格外清脆。几只麻雀突然从法国梧桐上窜起,翅膀搅动的气流里,能看到雾霭如纱般流动的轨迹。

记忆的雾

行至护城河边,石栏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这让我忽然记起儿时跟着祖父凌晨赶集的场景,那时田埂间的晨雾总带着稻草香,与如今城市里带着尾气味的薄雾截然不同。白居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意境,在钢筋森林里竟以另一种方式重现。

哲思片段

浓雾中散步颇有禅意——五步之外景物便开始模糊,恰似人生许多未可知的变数。想起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慨,此刻自己不过是一粒在奶白色雾气中浮沉的尘埃。但转念又想,或许正是这份朦胧,才让偶然穿透雾气的阳光显得格外珍贵。

午时补记

日头渐高时,雾气化作万千金针消散。楼宇重新棱角分明起来,方才的朦胧恍若大梦。突然理解王维为何要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某些转瞬即逝的美,确实需要文字来定格。合上日记本时,发现封面落了层细密水珠,恰似这座城市清晨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