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心绪如潮
——暮春夜雨独坐小记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雨
一、檐下听雨
窗外的雨已经下了整夜。芭蕉叶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青冷的光,雨滴砸在叶片上的声响,像谁在深夜里轻轻叩着木鱼。这让我想起汪曾祺先生《雨打芭蕉》里那句:"雨点打在芭蕉上,错错落落,像鼓点,也像心跳。"
此刻的书桌仿佛成了孤岛,玻璃窗上蜿蜒的水痕将外界割裂成模糊的色块。我忽然意识到,城市里的芭蕉终究是寂寞的——它们被修剪得规整,再不能像岭南乡野那般,任宽大的叶片在雨中舒展成绿色的波浪。
二、茶烟往事
铁壶里的水刚滚第二遍,陈年普洱的枣香混着水汽漫上来。这样的雨夜总让人想起童年,那时老宅天井也种着芭蕉,祖母会把接满雨水的搪瓷盆摆在叶下,说这是"无根水",最适合煎药。
现在想来,那些关于草木的古老智慧,其实都藏着对自然的敬畏。就像《雨打芭蕉》里写的:"植物比人更懂得时序。"而今钢筋丛林里,我们连二十四节气都要靠手机推送提醒。
三、墨痕心迹
摊开的日记本上洇开几滴雨水,钢笔字迹晕染成小小的灰色岛屿。忽然记起张爱玲《更衣记》里说雨是"天的眼泪",那么此刻在纸上漫漶的,或许是天与人的双重心事。
雨声渐疏时,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现代都市的雨夜终究不同往昔,但芭蕉叶承托的雨声,依然会让人停下匆忙的脚步。就像此刻,我在这片被雨打湿的时光里,终于找回了与自己对话的耐心。
后记:凌晨三点十七分,雨停了。芭蕉叶上积攒的雨水正以十秒一滴的频率坠落,像某种古老的计时器。忽然明白,所谓"心绪如潮",不过是生命在雨声中显影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