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采莲曲二首古诗

《采莲曲二首》中的夏日记忆

一、晨光中的采莲人

清晨推开木窗时,湖面还浮着薄雾。忽然想起王昌龄《采莲曲二首》里"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句子,便撑着竹筏往藕花深处去。露珠在莲叶上滚动的模样,恰似诗中"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具象化——粉白花瓣沾着晨露,与采莲女被晒得微红的脸庞相映成趣。

竹篙点破的涟漪

筏子划过处惊起几只白鹭,这倒与第二首中"乱入池中看不见"形成奇妙呼应。忽然理解诗人为何用"闻歌始觉有人来"收尾:当我的竹篙搅碎水面霞光时,远处确实飘来了带着水汽的吴侬软语,却怎么也寻不见人影。

二、午后与诗意的重逢

坐在老柳树下翻看《全唐诗》,发现《采莲曲二首》的留白处竟藏着更多秘密。第一首"吴姬越艳楚王妃"的铺排,原是对"争弄莲舟水湿衣"的层层烘托。而第二首"荷叶罗裙"的比喻,在三十七度的烈日下突然鲜活——那些戴着斗笠的采莲女,裙摆果然与接天莲叶融成了流动的碧浪。

被蝉声点亮的诗行

最妙的是"来时浦口花迎入"这句。傍晚在渡口等船时,恰见归来的采莲人怀抱着新折的荷花,船头还堆着青碧的莲蓬。此刻才懂"采罢江头月送归"的意境,原来千年前的月光,至今仍温柔笼罩着所有与莲有关的劳作。

后记:当现代机械船突突驶过湖面时,突然庆幸自己读过《采莲曲二首》。这些诗句像透明的保鲜膜,将采莲的古典之美永远封存在文字的荷叶间,让每个读到的人都能在想象中"乱入池中看不见",而后"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二首古诗

《采莲曲二首》其一(“吴姬越艳楚王妃”):“吴姬越媚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结尾两句写下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子,采莲的时候因为转动莲舟而淋湿了自己的衣裙。“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第三、四句分别用花和月来衬托这个女子的美貌。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从“争弄莲舟水湿衣”可以想象出来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在船...

采莲曲二首-古诗-赏析

?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姿。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

采莲曲其二古诗翻译合集

采莲曲其二古诗翻译合集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采莲曲二首 王昌龄〔唐代〕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

采莲曲带拼音的古诗其二合集

《采莲曲》拼音版,采莲曲全文注音-崔国辅 cǎiliánqǔ 采莲 曲 - cuīguófǔ 崔国 辅 yù xù huāzhēngfā ,jīn tángshuǐluànliú 。玉溆花争发 ,金塘水乱流。 xiàngféngwèi xiàng shī,bìngzhe cǎi lián zhōu。 相逢畏相失 ,并著采莲舟。 古诗《采莲曲(其二)》4 采莲曲二首(其二) 体裁...

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的古诗加拼音合集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采莲曲二首 (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欢迎大家参考!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诗鉴赏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 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姿。...

采莲曲其二古诗竖版合集

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 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采莲曲二首]采莲曲 [采莲曲二首]采莲曲 第一篇采莲曲: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 此诗《采莲曲》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 勃的性格。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一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描 写了米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第一首以花、月、舟、水来 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 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 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原文】...

采莲曲其二的古诗合集

古诗《采莲曲(其二)》4 采莲曲二首(其二) 体裁:七言绝句 盛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2021/3/11 1 拓展: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